您現在的位置:明光市婦女聯合會>> 巾幗風采>>正文內容

明光市“最美家庭”張曉東事跡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07日 【字體: 收藏 打印文章 點擊數:

 

“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之幸福的味道,在張曉東同志的家中得到完美展現。

張曉東,男,1980年參加工作,在工作中,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都讓同事和鄰里羨慕,他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5口之家,他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于助人,家庭和睦、溫馨,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C}一、{C}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張曉東夫妻三十多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他們認為,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沒有什么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在他的這個家庭里,雖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異,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沖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張曉東上班,工作很忙,很少照顧到家庭,他的妻子毫無怨言,主動承擔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相夫教子,兒子媳婦忙于生計,他們的孩子都是由他的妻子照顧。她常慈愛地說:“你們忙你們的吧,我能行。”從里到外,大事小情,關懷到無微不致,一家5口人一直都住在一起,時不時出現生活資金有缺口,涉及到日常生活和其他開支又多,作為妻子總是精打細算,恨不得把一分錢掰兩半花。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代言人,作為母親,寬厚、慈祥。他們一家的所作所為,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良好的家風傳承。

張曉東同志從事工作已經40年來,現在是農村公路局工養股副股長、支部委員,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他認真學習和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學習和掌握公路橋梁、黨建方面的專業知識。他兢兢業業,竭盡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為農村公路局的一員,他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二、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這種美德在他們家中同樣表現得更加細致入微,每個星期天他們一家都要到父母家中盡孝心,幫助打掃院內外衛生,保持家中內外整潔,還陪父母打牌,當老兩口抱著曾孫時,臉上洋溢真甜美和滿足的笑容,張曉東的父親退休后還兼任市交通運輸局關工委主任,他愛好書法和寫作,張老寫作都是用鋼筆打草稿,寫好后,都是交由張曉東同志幫助打印、校對,最后交由印務公司自費出書。除自作詩詞以外,還寫了不少散文,報告文學,論文、故事,所見所聞和人生感悟等文章。匯編成《情系桑榆》、《生命戰歌》、《余暉》等書。于2007年又為原嘉山縣委組織部長張生寬先生寫一本《本色》的專著文章,7萬字。他寫道“不為官位而爭,不為財色而誘。不為得失而慮,不為生死而憂。不為權勢而懼,不為非分而求。一身正氣做人,一心為民做牛。”這些書籍和警句被廣泛閱讀,受到社會各界及同事們一致贊譽,左鄰右舍都夸贊他們這一家多么祥和溫馨。

三、真心待人、助人為樂是他們全家的處事態度。他們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都熱心幫助。鄰居有好幾次半夜暈厥,無論是老的還是小的,他們馬上到他們家或背上醫院,或叫救護車,讓病人轉危為安。他們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們5口之家,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他們一直堅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與女山社區的工作人員一起,維護小區的秩序和公共安全衛生,經常打掃樓梯和過道,保持居家環境衛生整潔。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第一所學校,也是親情延續的橋梁,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和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無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好家風帶動好的社會風氣。


作者: 來源: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