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明光市婦女聯合會>> 資料中心>> 調研思考>>正文內容
荊門市婦聯對加強婦女維權工作的思考
黨和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和關心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有關婦女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的頒布、修訂和實施,婦女權益保護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得到落實,婦女權益狀況日益改善。各級婦聯組織堅持把維護婦女合法權益擺在重要位置,在維護婦女權益宣傳、推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新時期婦女權益保護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一些事關婦女生存、保護和發展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需要重新審視定位婦女維權工作,以創新的思路,創新的舉措做好維權工作。
一、新時期、新任務、新情況對加強婦女維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構建和諧社會對加強婦女維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兩性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男女平等和諧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當前,男女平等進程加快推進,但婦女在就業、教育、婚姻等領域與男性不平等的情況還比較突出,合法權益受侵害的情況還比較多,與實現男女平等、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相違背。加強婦女維權,糾正歧視婦女、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行為和現象,有利于促進男女平等和社會和諧。
2、婦女維權的長期性、復雜性對加強婦女維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婦女維權工作任重道遠。一是涉及人數多。占人口一半的婦女從胚胎時期一直到死亡各個時期,都可能遭遇權益受侵害的情況。二是涉及領域廣。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家庭、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諸多領域,包含勞動權、財產權、受教育權,健康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身權、婚姻權等單項權益。三是政策法律性強。隨著維護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婦女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法律也對婦女相關權益做了規定,維護婦女權益走上了法制化軌道,對維權專業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3、婦女權益保護現狀相對滯后于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加強婦女維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秼D女權益保障法》等有關婦女權益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雖然對婦女權益做了明確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法不依的情況還很突出。在司法過程中,由于執法中性別意識、維護婦女權益意識不強,婦女權益被忽視的情況也比較常見。由于保護婦女權益的意識淡薄,一些人對一些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和現象習以為常,視而不見。部分婦女對侵害自身權益的行為采取了忍受態度,自主維權意識缺乏。這些都要求我們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維護婦女權益工作。
二、當前婦聯組織在婦女維權工作中的困難
黨委、政府對婦聯加強婦女維權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婦聯組織對此也有很深的認識,“生命線”、“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維權”都體現了對婦女維權重要性的認識的深化。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婦女維權工作方面實踐存在諸多困難,主要表現在:
1、缺乏抓手。婦聯作為一個群眾團體,有維護婦女權益的責任,但無糾正、處理侵權的執法權,自身職能和權限范圍有限,無法像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那樣具有執行力和強制性,因而婦聯在接訪中維權的方式主要以咨詢、指導、心理疏導、協助為主,不少案件會轉到其他部門辦理或是通過分析做幾套方案讓來訪者選擇,也還遠遠未達到全程跟蹤解決的理想效果。
2、精力不足。由于婦聯各項工作頭緒多,人員有限,維護婦女權益主要停留在抓宣傳造勢和調解一般婚姻家庭案件處理層面,深入研究和全面開展婦女維權力不從心。以某市婦聯為例,2007年共接到來信來訪案件165件208人次,除去法定節假日,平均每天約有1人次來信來訪。從我省情況來看,各地市州婦聯負責維權工作的干部最多只有2人,普遍只有1人,縣及縣以下基層婦聯維權干部大都身兼多職,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維權工作。
3、主動性不強。婦女維權工作專業性強、耗費時間和精力、一些部門協調難、工作容易得罪人,部分婦聯組織對此積極性不高,婦聯干部存在畏難情緒,主動性不強,對很多問題只能采取“民不告,官不究”的策略。
三、重新審視和定位婦女維權工作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總則規定:婦女聯合會的基本職能是,代表和維護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平等?!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七條規定: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和地方各級婦女聯合會依照法律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代表和維護各族各界婦女的利益,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根據《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和《婦女權益保障法》相關條款,婦聯應在婦聯維權工作以下方面強化工作定位:
1、教育引導?!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五條規定,國家鼓勵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婦女應當遵守國家法律,尊重社會公德,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婦聯組織應當而且能夠在這方面做好基礎性工作,教育、引導廣大婦女學法、知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質,增強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在社會上營造男女平等、自覺維護婦女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
2、調查建議?!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十條規定,婦女和婦女組織有權向各級國家機關提出婦女權益保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制定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對涉及婦女權益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婦女聯合會的意見。婦女和婦女組織有權向各級國家機關提出婦女權益保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因此,婦聯組織要發揮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喉舌作用,應當經常就有關婦女生存、發展、保護狀況,有關婦女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反映婦女群眾的維權呼聲和建議,并積極向立法機關、政府、相關部門就婦女權益保護提出意見建議。
3、權益監督?!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婦女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婦女組織投訴,婦女組織應當維護被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有權要求并協助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查處,并予以答復。這些法律條款賦予了婦聯組織監督婦女權益實現和保護狀況的職能,主要包括:監督有關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落實;監督有關婦女兒童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情況;接受有關侵害婦女權益的投訴;監督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行為的查處等等。
4、協調推動?!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第十四條規定,對于有關保障婦女權益的批評或者合理建議,有關部門應當聽取和采納;對于有關侵害婦女權益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有關部門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壓制或者打擊報復。各級婦聯組織作為各級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的常設辦公機構,這種特殊地位為婦聯組織在法律框架內協調推動婦女維權提供了法律合法性,也為婦聯維護婦女合法權益提供了堅強后盾。
四、實施三大戰略,推動婦女維權工作
主動參與戰略。婦聯組織是黨和政府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婦女維權工作好壞關系婦女群眾人心向背。黨和政府將維護婦女權益的重要任務交付給了婦聯組織,婦女組織責任重大。婦聯組織和婦聯干部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婦聯作為群團組織無手段,難以做好維權工作的思想,真正樹立“維權生命線”意識、維權主體意識、“娘家人”意識,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維護婦女權益方面有更大的作為。要借助多種方式,深入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有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提高全社會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意識,關心婦女合法權益的落實。教育引導婦女學法、用法、守法,提高自主維權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婦女權益受到侵害時,主動通過多種途徑維護婦女權益。
依法維權戰略。婦聯組織要深入研究有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與公檢法司等執法部門聯合,依法維護婦女權益。要明確婦女相關權益和保護措施,按照《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授權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婦聯在維護婦女權益中的專職監督、專職協調、專職推動的作用,依照法律堅決打擊和制止各種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建議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五十三條,明確有關部門必須予以處理和答復的時間限度,明確執行主體,推動有關部門重視和處理好有關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
走出去戰略。走出在婦聯圈子抓婦女維權的老套路,充分利用婦兒工委、婦女兒童維權領導小組、人大、政協、媒體宣傳等多種平臺開展工作。推行一線工作法,婦聯執委、婦女代表聯系婦女群眾制度等好的做法,走進婦女群眾之中,收集和反映婦女群眾的維權呼聲;針對各種忽視和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和現象,加大曝光力度,加強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積極研究對策,通過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等方式,列入人大立法和政府工作日程;依法主動與相關部門協調,以婦兒工委(辦公室)名義,單獨或聯合下達建議書、責令整改書等形式,推動有關單位和個人對侵犯婦女權益的行為進行整改,對拒不整改的給予相應處罰,加大對侵犯婦女權益的懲處力度。打破“婦女維權是婦聯的工作”的認識誤區,建議國家在涉及婦女權益保護的重要領域,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公檢法司等部門,設立維護婦女權益的專門機構,婦聯組織聯系協調,政府相關部門真正明確職責,對涉及婦女權益的事項進行監督、審查、推進,確保婦女權益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