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明光市婦女聯合會>> 資料中心>> 調研思考>>正文內容

婦女在縣域經濟中發揮作用情況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08年12月17日 【字體: 收藏 打印文章 點擊數:
 
  近年來,在明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發展為先、發展為重、發展為大,按照“加壓、加碼、加快”的新要求,確立“爭先、爭優、爭創”的新目標,實現了國民經濟提速增長。全市廣大婦女團結奮進,自強不息,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參與明光“追趕跨越”中譜寫了“半邊天”絢麗的時代篇章。
  一、明光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明光市地處安徽省東部,轄17個鄉鎮、街道,總面積2335平方公里,人口64萬,其中城區人口14萬。京滬鐵路、寧洛高速、104國道穿境而過,淮河流經境內60公里。明光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和全國水產百強縣,明光綠豆、女山湖大閘蟹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消防車、干酵母、“老明光”酒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境內非金屬礦凹凸棒粘土品位和儲量居亞洲之首、世界稀有。明光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水資源綜合利用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2008市委市政府明確了縣域經濟“四個二”的發展思路、確立了“135”追趕跨越目標。采取加快工業發展、加大園區建設等政策措施,縣域經濟實現了在宏觀調控中加快發展的良好局面。
   1、發展速度加快,經濟實力增強。2007年,實現生產總值45.6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16.9億元,增長52%,發展日益加快,經濟實力得到顯著增強。2007年末 GDP達到48.2億元,財政收入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26.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40元,年均增長13.1%;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15015元,年均增長13.2%。
  2、工業發展步伐加快,產業結構優化。2007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3.6億元,2008年1-6月份,實現工業增加值23808萬元,增長38.9%。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縣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3、園區經濟初具規模,支撐作用明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日新月異,園區經濟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的主要增長極和重要支撐。截止目前,我市累計入園企業50家;園區累計實現工業產值2.06億元。
  4、財政和農民收入提高,市場消費趨旺。2007年財政收入2.5億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3700元左右,增長20%以上。市場消費持續趨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7億元,增長17%。
  5、農村產業逐步走強,發展勢頭良好。2007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3.6億元,水產、畜牧、林業和優質高效種植業不斷發展,糧食產量10.34億斤,年均增長4.7%,油料產量0.57億斤,年均增長7%,肉類產量7.02萬噸,年均增長7.9%,水產產量6.36萬噸,年均增長15.0%。
  二、市委市政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近年來,明光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奮斗目標,相繼出臺了《明光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獎懲辦法》、《明光市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明光市引薦外來投資獎勵辦法》、《明光市招商引資考核細則》《明光市小城鎮建設考核實施方案》、《明光市小城鎮建設考核內容及評分辦法》等一系列鼓勵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堅持“一把手”抓招商不動搖、“一崗雙責”不動搖、目標任務不動搖、考核獎懲不動搖,招商引資逐年倍增,堅持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圍繞主導產業積極申報和抓好省“861”項目建設。全力爭取浩淼消防科技有限公司進入省“861”計劃,鼓勵成立集團(股份)公司上市,進入“安徽制造業百強工程”;對已列入省“861”計劃的項目,如永言水產、三友電子和GLG甜菊糖、欖菊日化、屹洲塑料等項目,明確階段性目標,加速推進。
  三、市委、市政府為婦女參與縣域經濟發展給予政策傾斜
  一是支持個體企業發展,滿足用地需求。為促進婦女參與參與縣域經濟發展,滿足非公經濟企業用地需求,在2003年為工業園區以批次形式報批5個批次,共征收土地1273畝, 2007年通過置換方式征收1966畝土地,共計征收土地3239畝。
  二是安排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非公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及服務平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十條及國發[2005]3號文件第九條的規定,市財政年初預算中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科目,用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及建立公共服務平臺,07年安排科技三項費用160萬元,工商企業發展資金400萬元,用于25家非公有制企業的改造和發展。
  三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建立“一站式管理”、“專門窗口服務”的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為服務好非公企業(中小企業),市行政服務中心以“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為服務宗旨,建立“一站式管理”、“專門窗口服務”的服務平臺,完善了《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時辦結制度》、《告知承諾制度》、《“星級”窗口考評辦法》、《窗口工作人員考評辦法》、《窗口績效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及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服務體系。①成立擔保公司,加強信用建設。面向中小企業開展貸款業務。近年來已為31家企業擔保貸款4825萬元。 ②為失業婦女再就業創造就業平臺和資金支持。為了促進再就業,我市的勞動部門成立了再就業中心,為失業婦女積極地創造再就業環境和條件。為貫徹落實“創業扶持工程”,經2006年12月28日市長辦公會議紀要(第8號)決定,將市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和滁州市公路管理局明光分局位于原桂花園開發區的4.08畝土地用于建設我市再就業創業園;為再就業婦女提供資金支持。2002年以來,我市與市信用聯社簽訂了合作協議,分四次向信用聯社投放小額貸款擔?;?10萬元,為410人辦理小額擔保貸款735萬元。累計帶動632人再就業。對符合貼息項目的,由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再就業資金累計貼息51.11萬元;開展免費教育培訓活動。根據婦女要求和就業崗位需求,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訓。
  四、婦女參與縣域經濟發展業績驕人
  1、在農村婦女是發展經濟的主力軍。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廣大農村婦女成為發展經濟的主力軍,她們積極參與大棚蔬菜、無籽西瓜、經果林、水產、紅薯、甜葉菊、畜牧、“明綠”、蔬菜等特色產業生產,在發展縣域經濟中奮勇爭先。全市涌現出4.5萬名女科技示范戶、女農民技術員、女能手、女經紀人。
  2、在城區婦女在各行各業屢創佳績。全市有8488家非公有制企業,婦女經營上規模企業15家,從業人數為37180人,其中婦女約占50%。廣大婦女集中在電子、服裝、玩具等行業工作,為我市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一些有女同志所經營的浩淼消防科技公司、明龍酒業、華彩印務、波濤糧油等企業正在蓬勃發展,她們每年除向國家繳納近1000萬元稅收外,還拿出5-6萬元贊助貧困人群。
  五、婦女參與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1、婦女自身綜合素質偏低。隨著經濟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由于婦女自身的文化水平低,決定了她們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科學技術應用能力都很差。有些婦女因為綜合素質不高,缺乏長遠眼光,不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依然固步自封,跟不上縣域經濟發展的步伐。部分女企業家觀念落后,小富即安,缺乏將企業做大做強的雄心和魄力,經營理念落后,生產經營憑經驗,投資決策憑直覺,家庭式管理,裙帶關系用人。
  2、缺乏資金和技術信息??h域經濟的長足發展,為廣大婦女參與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但因缺乏資金和技術信息,婦女發展的多種經營項目很難快速發展起來,限制了婦女參與經濟發展的進程。
  3、人才外流,剩余勞動力轉化慢。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農村婦女外出打工求發展,剩下的基本上是文化素質較低的老弱婦女,形成了當地婦女人才缺乏的惡性循環,阻礙了婦女參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進程。
  4、婦女生產生活壓力大。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變遷和農業勞動力向非農轉移,大部分男性勞動力轉移到工業、建筑業等第二產業,女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她們家務、生產一肩挑,任務重、勞動強度高,生存壓力大。
  三、制約婦女參與縣域經濟發展的因素
  1、受政策調控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金融政策的改革的逐步到位,縣級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紛紛撤并收縮,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小。最需要銀行扶持的縣域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失去了強有力的信貸支持。
   2、受基礎薄弱因素的影響。由于縣域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較弱,無法承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大量的農村優秀女性外出發展,造成縣域經濟發展女性人才的缺失。
  3、受觀念守舊因素的影響。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的觀念仍然束縛著婦女的思想,大多數婦女滿足于自家經營和操持家務的小視野,參與經濟發展的事務均由丈夫做主,嚴重制約自身的發展潛能。
  四、促進婦女參與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幫助婦女提高素質,適應縣域經濟不斷發展的人才需要。要幫助婦女提高自身素質,避免她們在新生事物面前的茫然和無措。一是把婦女素質教育納入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完善婦女教育體系和培訓網絡,有效提高婦女文化素質和致富技能。二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教育等相關部門的職能優勢,結合市場需求和婦女所需,開展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三是制定扶持優惠政策,為婦女參加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基礎條件。
  2、幫助婦女崗位建功,適應縣域經濟打好特色牌的需要。要幫助婦女適應縣域產業的變化,幫助女職工在企業的重要崗位建立功勛,扶持、幫助女企業主集中力量做強企業、做大規模、做響品牌,培育和扶持一批“婦”字號龍頭企業,推動縣域經濟上水平、上檔次。
  3、幫助婦女創業發展,適應縣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提升的需要。針對縣域經濟發展中就業和致富的需求,以創業帶動就業。一是建立婦女創業中心。推介創業項目,擴大女性創業隊伍。二是建立服務體系。建立為婦女參與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提供市場動態、投資效益分析等方面服務的智能服務體系,降低婦女創業風險。三是制定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女能手、女企業家優先信貸,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農村婦女從事的農業開發、科技推廣、農產品基地建設等項目給予重點扶持,保證她們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發揮好科技推廣、項目帶動和示范引導作用。
 
 
 
 
 
 
 

作者: 來源: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